第66章 天才的定义(3/4)
“当然有。各位请仔细看看,这些论坛文学版块的热帖,看起来是不是很像文学评论稿?”
北川秀随便抽出了几张帖子的复印稿,笑着说道,
“比如这篇《论POV写作手法在【告白】里的具体体现,以及该写作手法未来可能对日本文坛造成的影响》。”
董事们也跟着抽出了那几张复印稿,随后愕然发现发帖人的昵称是“东大文学部教授竹内治”。
“网络虽然有一定的隐匿性,但目前还没什么人敢冒名东大教授瞎发帖。我也找朋友特意确认过了,这个帖子确实是竹内治教授所发。”
北川秀拿着复印稿侃侃而谈道,
“各位请看,这篇稿子的专业性就不用多说了。以往这样的教授发稿,不是刊登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就是被收录于最知名的报纸杂志中。
那些刊物因其特殊性,销量都很一般。譬如竹内治教授写的文章,我相信在场各位基本都没看过任何一篇吧。”
众人纷纷点头,何止是没看过,有些人都没怎么听过竹内治的名号呢!
“但现在。竹内治教授把这篇文学评论稿免费发在了论坛里,因为没有传统媒介的各类成本和壁垒问题,它很快就出现在了大部分网民的面前。
而竹内治教授本身的专业性也让他的文章在质量上和其他滥竽充数的帖子很快就分化开了。
这篇帖子截止我打印前,一共有8000多条回复,而它才发帖仅仅不到两天时间。
各位请看看手中的数据,雅虎日本论坛的负责人告诉我,帖子回复者和浏览者的人数比,一般是1:20。
也就是说,两天时间,竹内治教授的这篇文学评论稿,就有超过十六万人次的浏览。
《朝日新闻》日发行量约600万份,其中只有百分之一的人会看文学板块,而板块内浩如烟海的十几篇文学评论稿,又有几个人能认真看完,还对此做出评价呢?”
北川秀不说还好,这么一说,他们顿时敏锐的意识到,十六万次的帖子浏览量有多夸张。
而且这些网民和随意看报纸的人不同,一旦他们参与其中,可能会花费好几天时间在一个帖子里不断发言,与人辩论,互相推荐等等。
这还是没有普及开的互联网社区
董事们好像听懂了,抓到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明白。
“个人电脑在日本普及的时间实际上是去年。
因为去年发售的日文版Windows 95,其图形化的界面使得普通用户的学习成本大幅下降,这导致互联网用户数量剧增。
我估计,现在的日本网民数量已经突破五百万。
但现在,大家还只能蜷缩在雅虎日本论坛这一个小地方。
超百万的网民每天都会因好奇和渴望而主动搜索论坛里的各种帖子,这比买了都可能不看,最后不是用来擦屁股就是糊墙的报纸可强多了。”
对互联网的未来前景,北川秀比在场任何人都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