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1/4)
传统的烛芯是用棉纱线编织而成的棉线,很难燃烧成灰,直到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欧洲人才将烛芯改进成现代所用的烛芯,便是用三根棉线编织,使得火在燃烧时,会将头松开成三根细线,烛芯便容易燃烧多了。
然而理论虽然有,可如何能使这三根棉线不在一开始就散开?另外还有棉线如何处理才能使得烛光更明亮?宋玉延为此展开了一次次实验,最终还真的被她琢磨出了现在所用的烛芯。
她用含碱的物质煮、用酸的物质浸泡等方式处理棉线后,蜡烛燃烧时不仅更加明亮,而且再也无需人定时去剪蜡烛了。
这是买了蜡烛回去用的人看蜡烛燃烧的时间也差不多了,就拿来剪子,打算捡烛芯,结果他懵了一下,找了半天没找到多余的烛芯在那儿。后来他去蜡烛铺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的烛芯是经过了特殊处理的,省了使用者剪烛的烦恼。
仅是这点,“三过山蜡烛”便大受好评,读书人往后看书时就可以完全沉浸在书海里,再也不用中途分心去剪蜡烛了。
而加工在小竹筒里的蜡烛同样因为烛芯不会难燃烧,又明亮,也不用担心会烧到竹筒,故而不管是居家使用,还是外出夜游,这款蜡烛都是必备的。
即便它卖的这么贵,也还是有许多人抢购,说到底是因为能买得起蜡烛的基本上都是家底丰厚的富户,那么几十文钱在他们看来便不算什么。若是将这些蜡烛摆在卖低价品的铺子里卖,定然卖不出去。
而其余蜡烛铺发现不知何时明州居然出现了一匹黑马,纷纷派人来调查,结果一查,得,幕后老板是楼家,他们惹不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